12月27日,教育部召开2024年全国教育数字化工作总结会,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总结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三年成效和经验,谋划未来三年教育数字化安排和重点举措。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
怀进鹏在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育数字化作为数字中国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作出重要战略部署,要求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战略意义,增强推进教育数字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抓制度建设、抓落地落实、抓应用开发、抓前瞻布局、抓对外开放,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首创精神,实现“用得好才是硬道理”,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为2024年度优质数字资源提供单位和个人代表颁发收藏证书。我校获评2024年度优质数字资源提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仅有4家。党委副书记、校长许建领代表学校领取了证书。
学校高度重视数字化转型工作和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强化数字资源布局、开发、应用和推广,陆续建成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影视动画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5个,包括课程332门、微课8257门、素材13万余条,学员人数近83万,成为以第一主持单位建设国家级资源库数量最多的职业院校。在教育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的遴选中,学校入选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数量达到20门,其中2024年入选12门,入选数量领跑全国。
近年来,学校坚持多措并举推动数字化转型。抓规划,先后出台《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数字化标杆学校建设方案》《信息化发展规划》等文件,整体性推进数字化转型;建机制,持续完善教学资源的规范标准机制、管理服务机制、质量监控机制、激励标准机制等,高效开展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搭平台,自主开发建设一体化深职i学习平台,加强与大学慕课、智慧职教、学堂在线等校外权威课程平台合作,推广学校优质课程与资源应用;强资源,以“金课”建设为抓手,打造高质量、可持续的优质课程资源“蓄水池”。2021年以来,立项建设校级“金课”817门,虚拟仿真金课47门,一流课程153门;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10部,立项建设数字教材57部;联合企业共同“走出去”,累计建成13个海外“深圳数字工坊”。牵头制定和推广“深圳协议”,持续举办5届“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创办国内第一本英文职业教育国际期刊。2023年,学校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数字化教席”,标志着学校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条件和现有成果已经在国际职教界居于世界前列。
学校将以本次获评全国优质数字资源提供单位为契机,依托数字化教席这一国际平台,积极适应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主动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大机遇,争做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引领者、优质数字化资源提供者,为推动全球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务处 王俊)